知行合一,创见未来。在顺利完成首轮暑期实践课程后,设计学院智能交互设计专业2023级学生迎来了“智舱未来”校企联合共创工作坊。本次工作坊由设计学院智能交互设计专业牵头,与战略合作企业均胜群英共同开展,形成了跨学科、产学研一体的协同共创平台。工作坊聚焦汽车智能座舱领域三大核心方向:CMF美学创新、智能交互体验升级与场景化用户需求挖掘,通过多元视角的融合碰撞,推动具有产业转化价值的设计成果落地。
访企调研|在设计之前理解制造
为帮助同学们建立对汽车产业的立体认知,均胜群英的吴梦柏老师特别策划并组织了一场深度企业参访。在均胜电子集团总部,同学们通过精密汽车展品与动态演示,系统了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与内外饰材料的应用逻辑,夯实了“设计扎根制造”的认知。



随后,团队前往均胜群英分公司,重点探访了汽车内外饰部件的研发中心。这里陈列着从基础原料到高端饰面的多种材料样本,涵盖可持续环保材质、轻量化复合材料以及智能表面材料等前沿方向。

吴老师结合实物,细致剖析了不同材料的特性、工艺路径及整车应用逻辑,并就CMF趋势、成本控制与设计落地等实际问题,进行了专业而耐心的解答。


开营启航|真实语境下定义挑战
9月9日下午,工作坊开营仪式在NB121隆重举行。设计学院院长陈江、工业设计研究所所长王祖耀,以及智能交互设计专业教师,与参与工作坊的智能交互设计2023级、工业设计2022级同学们齐聚一堂,开启了为期七天的创新探索之旅。

开营仪式上,王祖耀在致辞中强调,本次工作坊是专业教育积极拥抱产业变革、勇于接受实践挑战的重要体现。他指出,智能座舱作为未来出行的核心载体,正在重塑人车关系与出行体验,这为同学们提供了锻炼系统设计能力与创新思维的绝佳平台。面对产业技术的快速迭代,王老师鼓励同学们以开放心态拥抱变化,在真实的产业语境中接受挑战、展现专业价值。随后,工业设计研究所贾鑫老师详细介绍了工作坊的主题框架与日程安排,为同学们勾勒出清晰的学习路径与成果预期。

共创深耕|在知行合一中突破边界
在为期七天的“智能座舱创新工作坊”中,智能交互设计、工业设计专业的同学们与车企导师、院校专家和专业导师组成跨学科团队,开展了一场以“用户行为驱动创新”为核心的教学实践。

作为交响力“知行合一”教学子品牌的首次探索,本次工作坊重点培养学生从用户场景中洞察需求,并通过硬件模块与未来场景进行组合创新的系统设计能力。在导师带领下,同学们完整经历了“用户研究—概念发散—技术验证—方案迭代”的全流程,并将AIGC技术深度融入设计过程,有效优化了工作流程,显著提升了设计效率,实现了设计概念的快速可视化与高效迭代。

为期七天的共创之旅将课堂理论转化为真实的项目推演。同学们在思维碰撞中深化了对“人—车—环境”情感化协同的认知,在独立思考中提升了概念打磨与逻辑构建的能力。最终呈现的六组设计方案不仅获得企业方的高度认可,更从中评选出“最佳创新奖”和“最佳实践奖”两项大奖。





以行证知以创见未来
这些成果充分印证了“知行合一”教学理念的价值,为智能交互设计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的产教融合范式。期待同学们将这次宝贵的实践经验内化为专业成长的养分,在未来的设计道路上继续突破创新,用智慧与温度塑造更美好的出行体验。本次工作坊虽已落幕,但创新与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歇。